■投资理财与经纪200101班 陈德清
回忆是一件疼痛的事。回首在经贸的三年,有太多的悲伤与泪水。我试图尽力去回避那些伤心的的往事,但是最后,我发现我无法背叛自己的记忆。所幸,透过往事的尘烟,在悲伤的尽处,亦能找到那些快乐的痕迹。不管如何,那三年的大学时光,是刻骨铭心的。
爱与痛的边缘,绽放梦想
带着破碎的梦想,来到经贸学院。那是
我一直期望读文学类的专业,而却阴差阳错地进了会计系。读了一个月,我发觉实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申请转系,我的班主
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被我花在了文学社。潮韵文学社容留着我的文学梦想。一开始,我以一篇文章被主编“相中”,进而被任用为文字编辑,后来混到副主编。当初我们都是抱着很大的热情编辑、设计《潮韵》这本刊物。在重重阻力下,我们硬是把这本刊物办成了高校里为数不多的纯文学刊物。在一所经济类院校,想办文学刊物是非常艰难的,但是我们编辑和社员一直努力着做这样的事。为了采稿,我们甚至是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去约稿。记得有一次截稿日期已经到了,但稿件仍然不足,于是通宵在阶梯教室,自己写五千字的文稿,第二天拿去编辑印刷。我们对一本刊物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刊物受到同学们的一致欢迎,潮韵文学社一度被传为学校最受欢迎的社团。这样一本普普通通的刊物,背后隐含着太多的艰辛。当初我负责这本刊物的全部流程,我和几个编辑在校外的印务室都要忙到过了晚饭时间,才乘着夜色,迟迟返校。那时候,学校食堂已经没有饭菜,我常常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快餐店买炒面或者卤肉饭吃。也许也是因此而落下了顽固的胃病。办一本刊物,如此辛苦,而没有拿到一点工资,甚至还要自己贴交通费,但当时我们就是热爱干这样的事。一心投入,乐此不彼。或许也只有那样的青春里,我们才会那样执着而不计较地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当时的文学社设在教学楼一楼的一个阴湿的角落里。夏天蚊子很多,冬天空气很潮。可就是这样一个角落,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快乐时光。
寒冷的冬夜,我们一伙人围着玩恐怖的“笔仙”游戏。社友从家里带来漂亮的金鱼缸,在这里养金鱼。有时我还逃课到这里发呆,还曾经因为看到一只小虫掉进金鱼缸里而写了长长的几千字文章。常常是几个编辑坐在一块校对稿件,但最后都把自己花在了闲聊上,最后没有校对好的稿子都塞到我的手里。无论我们反复校对过多少次稿子,刊物出来总有错字,然后我们难逃主编的训斥。当时的主编比我高两届,是一个脾气怪异的“大男子主义”男生。他最爱喝苦丁茶,常为了刊物和学生处领导闹矛盾。他性格偏执,脾气暴躁,会因为文学社开会有人迟到而当场发飙,甩门走人。而有时又温文尔雅,待人亲和,编辑部的花瓶里的鲜花,都是他买的。
文学社也经历过很多社员的离离合合。有一次因为学生干部换届选举,而干涉到文学社的内部组织。我们还曾经用用草茎抓阄的方式来决定要不要留在文学社团。我依然清楚地记住那个安静的夜晚,我和当时的学姐主编抽过长的那条草茎,然后我们留在了文学社。那一刻,仿佛是决定命运的惊险而庄重的时刻。或许也就是那一刻,冥冥之中改变了我的人生。
找工作的时候,我因为专业不对口的问题,遇到很大的困难。而“专升本”也需要专业对口,为了能报考杭州师范学院的中文系,我找过班主任,找过学校领导,但最后依然未能成功。而就在大三的时候,我仅仅凭借着在文学社写的散文和诗歌,被一家广告公司当场聘用为广告文案。直到后来,我终于实现梦想,成为了也与文字有关的语
一起走过,铭记一生
经贸学院的旧校区设施简陋。图书馆面积狭小,没几本新书;寝室都没装电话,找一个电话都要在宿舍楼阿公那里等很久很久;甚至连周末放映电影的地方都没有……这些都曾让我深深失望,待搬到新校区的时候,我们也接近毕业了。我们当初为了抄近道,跨着围墙,踩过工地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们最后的青春,就那样遗落在当初还未完全竣工的经贸学院新校区。曾经迷茫,我的梦想到底在何方?
如今,回首过去,却发现在经贸的三年,很多学友
文学社的社友们是我一辈子最好的一批朋友。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他们创作的诗歌,无论是对我的生活,还是对我后来实现自己的教书梦想以及教学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他们让我明白了,浪漫也是一种生活的力量。或许我们都无法成为知名的作家,但对文学的热爱,深刻了我们的内心和生活。那个“怪异”的主编直到现在还坚持着文学创作。我希望他一直坚持下去。我特别感谢他们为我的青春时光带来了那么多的难忘瞬间。和他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像一部永不落幕的电影,在我的心底久久回放。
陪我一起走过的,还有敬爱的老师们。对我们关怀备至的和蔼可亲的班主
经贸学院还有很多老师也让我一直记得他们。大一的
经贸学院的学生一届又一届的在更新着,经贸学院的老师有些也离开了。前不久去杭州,见了见我的学友们和我的恩师。路过经贸学院旧校区地址,有一股彻骨的冷,瞬间弥漫全身。那个破旧简陋的大学校园已经变成了高档小区,旧时痕迹消失殆尽。我的那段清澈的青春时光和那些悲伤的往事也早已随风而逝。
我一路奔跑,只为赶在见到班主任之前,找到花店买一束鲜花送给她。
班主任说,如今的“经贸”新校区已经变得很大很大。而毕业后,我再也没有回去过,“经贸”给我的记忆太浓烈,我怕回到当初停留的地方,触景伤情的滋味难以承受。我很怀念食堂里的霉干菜鸡翅,很想看看已经完工的雄伟图书馆……
曾经的迷茫与失落都成为了过往,而那些带给我成长和快乐的人,已化成最浓最深的字,刻在了我的记忆背景里。岁月终于转身。我也不再是那个挎着单肩包,提着菊花茶,摇摇晃晃跑过校园的小男生。仿佛一晃眼,我成了是初中学校的一名教师。我很热爱现在的职业。今年夏天,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也毕业了。
刚刚忙完学生毕业的事,收到
当然记得。怎么会忘记呢。